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,数据安全问题频发,如何保护数据安全成为了公众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。其中,出行领域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,由于牵涉到个人信息、路况信息等敏感数据,更是受到了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。近日,多家外媒爆料,国内无人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即将赴美上市。在此过程中,如何切实保障数据安全,引起了中外媒体的热议。
根据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1年)》,2017年到2021年,我国数据产量从2.3ZB增长至6.6ZB,全球占比9.9%,位居世界第二。在数据量大幅增长、万物互联的背景下,牵一发而动全身,做不到万无一失,就有可能一失万无,甚至危及国家安全,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面临严峻挑战。
在此前举办的博鳌未来交通论坛上,BlackBerry执行主席、首席执行官程守宗指出,无人驾驶数据安全是最重要的。数据是谁持有的,如果是个人持有数据,那政府是否有权力介入这个系统?企业是否有权力进入用户数据库?这些其实是众说纷纭的,但这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事情。
事实上,国家也在密切关注出行领域的数据安全问题。今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行政处罚法》等法律法规,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以高达人民币80.26亿元的巨额罚款。毫无疑问,个人信息也是属于数据的范畴。因此,就不难看出,滴滴出问题,最大的问题是在数据安全方面犯了错。
其中,关键问题在于,美国现行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要求,向外国公司索要审计底稿。这些底稿事无巨细地记录着整个审计过程。对于自动驾驶企业而言,其涉及底稿可能记录着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数据,比个人出行领域的滴滴犹有过之。
事实上,相比之下,相比之下,自动驾驶领域的数据,可不仅仅涉及个人信息,其至少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:第一,是个人出行领域,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数据,自动驾驶领域,基本上都会涉及到;第二,是“车”本身方面的数据。单单就以其中的计算平台为例,其就覆盖主机、激光、雷达、芯片、内核、中间件、软件、操作系统、应用等等,诸多的数据。第三,是“道路”方面的数据。自动驾驶的车一直在路上跑,车所经过的高精地图道路数据、信号灯等,都会被激光、雷达等高精度地扫描,这些数据也是个人出行领域所少有的。第四,是“其它基础设施”方面的3D结构数据,相比于道路,其它基础设施,有的可能更加的敏感。比如政府机构、防空场所、危险物品场所、军事驻地等。第五,是“城市流”方面的数据。自动驾驶越来越先进的激光和雷达,结合一直在路上行驶的汽车,就相当于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实时的、高精度、高清晰度的“直播”,如果这种“直播”数据被泄露了,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的。
所涉数据的敏感性,注定了中美双方政府,会对即将上市的文远知行进行严格地审查,其中稍有问题,文远知行的上市进程便有可能夭折。而这也解释了,为什么文远知行原计划融资5亿美元,如今所募资金甚至不足两成的原因。无他,在数据安全问题愈发敏感的大背景下,逆风上市的文远知行,注定很难获得各方资本的青睐。